
王德培,女,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及其有机酸分会理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有机酸分会理事,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技术委员会和标准委员会委员。
相关成果
[1] 主持技术开发项目《生物法制备反式乌头酸的研究和中试生产》300万元
[2] 主持山东省重点支持计划黑曲霉 TNA09 基因组分析及其高强度发酵产业化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 6GRC3201 200万元
[3]主持技术开发项目《高发酵强度柠檬酸发酵产业化技术应用》400万元
[4]主持技术开发项目《木薯渣微生物发酵转化饲料研究》88万元
[5]主持技术开发项目《基因工程构建高转化率柠檬酸发酵菌株研究》100万元
[6]主持天津市科委支持计划项目《微生物发酵无抗饲料的产业化技术研究》50万元。
[7]主持技术开发项目《高强度发酵柠檬酸的菌株选育研究》60万元。
[8]主持完成《微生物发酵绿色奶牛饲料开发》,2008年通过天津市农村工作委员会组织的验收,获得天津市科委科技成果证书。
[9]主持完成《饲用高产木聚糖酶菌种选育和固态机械发酵生产工艺》,2008年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验收,获得科技成果证书。
[10]主持完成《固态机械发酵木聚糖酶的研究》,2009年通过河北省科委委托鉴定,获得河北省科学技术成果证书,国际先进。
相关奖励
[1]2009年全国第四届新世纪巾帼发明家新秀奖;
[2]2021年中国专利优秀奖《一株柠檬酸高产菌株及其筛选方法》排名第一;
[3]2020年山东省专利奖三等奖, 一株柠檬酸高产菌株及其筛选方法,排名第一;
[4]2016年全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高纯度柠檬酸高效发酵关键技术及应用,排名第一;
[5]2016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一等奖, 高强度发酵柠檬酸菌株复合诱变选育及其发酵技术应用,排名第二;
[6]2014年中国轻工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柠檬酸高强度发酵及绿色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排名第二;
[7]2009年天津市技术发明三等奖,微生物发酵绿色奶牛饲料技术,排名第一;
[8]2008年天津市第四届新世纪巾帼发明家新秀奖。
相关代表论文
1.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AoKat1, a major facilitator superfamily transporter involved in kojic acid production in Aspergillus oryzae,Gene 972(2025) 2.Overexpression of kojR and the entire koj gene cluster affect the kojic acid synthesis in Aspergillus oryzae 3.042,Gene 892 (2024)
3.Improving citric acid production of an industrial Aspergillus niger CGMCC 10142: identification and overexpression of a high-affinity glucose transporter with different promoters, Microb Cell Fact, 2021 Aug 26;20(1):168
4. Disruption or reduced expression of the orotidine-5’-decarboxylase gene pyrG increases citric acid production:a new discovery during recyclable genome editing in Aspergillus niger, Microb Cell Factories (2020) 19:76
5.过表达四碳二羧酸转运蛋白对黑曲霉发酵苹果酸的影响[ 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25,51(13):8 - 16.
6.一种有效的黑曲霉启动子捕获探针的构建及其应用,食品研究与开发,2024,45(9)
7.过表达 kojR高产曲酸米曲霉的转录组差异分析,食品研究与开发,2024,45 (13)
8.一株降解DON芽孢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发酵饲料应用,饲料工业,2021,42(24)
9.过表达Spt7对黑曲霉生长及抗逆性影响,生物技术通报,2022,38(5)
10.敲除msn2对米曲霉生长和发酵产曲酸的影响研究,生物技术通报,2022,38(9)
11.柠檬酸工业生产菌黑曲霉TNA09基因敲除体系的构建,食品研究与开发,2022,43(3)
12.Functional analysis of the mitochondrial alternative oxidase gene (aox1)from Aspergillus niger CGMCC 10142 and its effects on citric acid production;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18) 102:7981–7995
13.Effect of Fermented Feed on Intestinal Microbial Community Diversity of Chick,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2020, 12 (3-4): 18-24
14. The opposite roles of agdA and glaA on citric acid production in Aspergillus niger, Applied Microbiology Biotechnology 2016 , 100 (13) :5791-5803
15. Inhibition of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for enhancing citric acid production by Aspergillus niger, Microb Cell Fact. 2015 Jan 16;14(1):7.
16.Metabolic Engineering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for Accumulating Pyruvic Acid Annals of Microbiology, 2015 , 65 (4) :2323-2331
已获得发明专利
[1]《多种微生物发酵精饲料和发酵精饲料微生物母液及制作方法》发明专利号:ZL 200410072995.9 第一发明人
[2]《微生物活菌饲用添加剂及制作方法》专利号:ZL 200910067649.4第一发明人
[3]《一种用于牲畜的益生活菌微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 200710058627.2第一发明人
[4]《微生物发酵的紫甘薯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 200710059578.4 第一发明人
[5]《固定化微生物发酵丙酸的生产方法》专利号:ZL 200710058626.8 第一发明人
[6]《多种微生物秸秆发酵饲料与发酵剂及其制作方法》发明专利:ZL03100363.X,第二发明人
[7]《利用多菌种联合厌氧发酵生产秸秆蛋白饲料的方法》发明专利:ZL03105080.8,第三发明人
[8]《发酵虫草、枸杞保健酒及制作方法》专利号:ZL 200410072845.8,第三发明人
[9]《复合微生物β-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的制作方法》专利号:ZL 200610014479.X第一发明人
[10]《一种固态机械发酵木聚糖酶的生产方法》专利号:ZL 200610015434.4 第二发明人。
[11]《雅致枝霉△6-脂肪酸脱氢酶的核苷酸序列及其应用》专利号:ZL 2005100131653,第三发明人
[12]《雅致枝霉△6-脂肪酸脱氢酶启动子序列及其应用》专利号:ZL 200610013192.5,第二发明人
[13]《发酵废弃蔬菜饲料和制备方法》专利号:ZL 200810152951.5第一发明人
[14]《一种含有发酵虫草和灵芝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 200910069566.9第二发明人
[15]《一种含有抗真菌脂肽的皮肤擦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 201010129850.3 第一发明人
[16] 《一株柠檬酸高产菌株及其筛选方法》专利号:ZL201310061707.9第一发明人
[17]《利用复合酶水解柠檬酸发酵玉米渣获得还原糖的方法 》专利号:ZL201310003366.X第一发明人
[18]《一株高产柠檬酸的微生物菌株及其发酵淀粉糖质生产柠檬酸的方法》专利号:ZL201811104656.2第一发明人
[19] 《一株产生天然红色素的赤红球菌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专利号:ZL201610895211.5第一发明人
[20] 《多种微生物发酵的木薯酒精糟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专利号:ZL201510785731.6第一发明人
[21]发明专利ZL201811104656.2 《一株高产柠檬酸的微生物菌株及其发酵淀粉糖质生产柠檬酸的方法》排名第一
[22]发明专利ZL201910956556.0 《一株基因工程构建发酵生产苹果酸的重组黑曲霉菌株及其应用》排名第一
[23]发明专利 ZL202010999032.2《一株重组米曲霉菌株及其曲酸发酵方法与应用》专利号第一发明人
[24] 发明专利ZL 202210335855.4《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及其发酵饲料降解微生物毒素与应用》第一发明人
[25] 发明专利ZL 202511120484.8《一株经航天叠加化学诱变选育的詹氏丙酸杆菌及其诱变、筛选和发酵丙酸的方法》第一发明人
联系方式
办公地点: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三大街29号天津精东影业生物工程学院(300457)
办公电话:022-60600127
Email: wangdp@cqxiwu.com